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,毗邻商业中心徐家汇。自1984年发展至今,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经历过多次产业迭代和“腾笼换鸟”。视觉中国 资料图
近日,传出多家互联网大厂即将搬离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(下称漕河泾)的消息。据澎湃科技了解,字节跳动公司近期将从漕河泾搬迁至上海市杨浦区尚浦中心,腾讯公司在上海徐汇滨江西岸传媒港建设的华东总部大厦也已落成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漕河泾位于上海市西南部,地跨徐汇和闵行两个行政区。作为毗邻上海中心城区的高科技产业园区,大厂的搬迁是否意味着漕河泾已经失去昔日的荣光?多位在漕河泾工作的人士向澎湃科技表示,没发现有企业集体撤离的情况,企业迁出属于“个例”。接受澎湃科技采访的专家认为,漕河泾早年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基地,集聚了大量科技企业,城市产业园区往往受制于原来的设计,不一定能够匹配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功能定位,企业搬离也是正常现象。据了解,漕河泾在过去也经历过多次产业迭代和“腾笼换鸟”,随着市中心房租和地价的提升,园区每一次的产业升级也都是在追求更高的产业附加值。
漕河泾已经无法满足大厂需求?
“从漕河泾一直坚持对创新生态的打造来看,大企业的溢出是应该被鼓励的。”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汤蕴懿向澎湃科技这样表示。
一位科技公司创始人向澎湃科技表示,自己2013年创业,当时把公司设在漕河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租金便宜。“当时的漕河泾有蛮多创业孵化器,还有一些旧厂房改造的办公楼,价格比较便宜,加上周围的科技企业多,氛围好,人才聚集,招人就会比较容易,大家听到是这里,都愿意过来上班。”
现在的漕河泾由1984年设立的“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”发展而来,拥有原先微电子行业的产业基础,也是中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,享受上述两种开发区的产业政策。地理位置毗邻徐汇区商业中心徐家汇,离上海市中心距离近、生活、居住等配套等设施也较为完善。
谈到自己入驻漕河泾已经10年,上述创始人表示,漕河泾这十年变化很大,新建了很多办公楼,办公面积持续增加,企业越来越多并且还在持续聚集,“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租金和10年前比差不多翻倍了,企业的经济成本就开始越来越高了。”这位创始人表示,自己的公司也开始在外省市建设研发中心,但总部还是会继续放在漕河泾。
“互联网大厂规模迅速扩张之后,本身自己也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,自己的办公楼和办公园区,打造基于自身企业文化的一个系统。”谈到互联网企业从漕河泾搬迁的现象,汤蕴懿向澎湃科技这样解释。
不过,随着当下中国越发鼓励高科技产业、先进制造业的发展,上海也希望将大厂留在本地,“以往,对于科技含量不是很高的产业,可能会选择把总部和研发中心放在上海,低端劳动力密集型的厂房放在长三角或中西部地区,”复旦大学企业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明宇表示,“现在像字节跳动这样,服务和产品是通过网络以数字化的形态进行展现的产业,把上下游更多环节都放在上海也没有问题。”
在刘明宇看来,杨浦区是上海市最早的大学城,强调“区校联动”的发展方式,让大学和地方经济能够进行更好的产学研融合。因此,杨浦区对于知识密集型、创意类、科创类的产业,较早就有了相关的产业引导政策。刘明宇提到字节跳动即将搬去杨浦区时表示,“对于字节跳动这种公司,既是人才密集型,又拥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和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动力,属于头脑经济,它搬到杨浦区也符合当地的政策人才和功能定位。”
漕河泾至今已历经多轮产业迭代
汤蕴懿介绍说,城市中心地带的园区发展道路与郊区产业园区不同。城市郊区规划的新兴产业园区往往从一张白纸开始起步,土地资源和政策资源也较为丰富,而类似漕河泾这样的城市中心园区要可持续发展,始终走在先进产业的前沿,只能靠不断更新迭代。
据介绍,自1984年来,漕河泾开发区已经经历了六至七轮的更新迭代和“腾笼换鸟”。近年来制造业逐渐向服务化发展,漕河泾的产业也体现出了人才密集性和高流动性。
2013-2014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,当时,腾讯、网易、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纷纷入驻漕河泾。2018年之后,国际环境倒逼国内技术创新,中国开始更加重视鼓励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发展,一批“专精特新”企业也从那时开始落地漕河泾。这批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后,反过来对漕河泾的生态产生了影响,这也让人们后来提到漕河泾时,不仅仅只谈互联网。
“这几个大厂都是从漕河泾起步的,漕河泾为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创新生态,帮助企业做大做强。”汤蕴懿表示,“对漕河泾来说,我们不是看它的‘大厂指标’,而是看它对‘专精特新’企业的鼓励。漕河泾每一次的更新迭代,都和上海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密不可分,加上市中心的地价越来越高,产业升级追求更高的附加值,这也是市场自发资源配置的机制。只有在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,才能够放到城市中心的园区里来。”
大厂拿地自建也是园区发展方式之一
刘明宇表示,对于高科技企业拿地建设本身也是值得鼓励的。他介绍说,一个产业园区在建设和发展的时候,有两种发展路径。一种是建立一种标准化业态的办公空间,提供给企业使用。但通用型办公空间对一些产业业态发展的特殊性可能会考虑不够,导致入住率不够理想。另一种是园区提供一部分基础设施,其余由领头的产业链链主企业进行定制化的开发和设计,让园区更符合链主企业的产业特点,从而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。
“在中国的园区建设中,这两种方法是结合使用的,大厂拿地自己进行开发建设,就属于第二种路径。”刘明宇表示,“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,一个大厂的入驻和建设能够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,自然也能带动周边的商业地产、配套房地产升值,所以会有一个良性的提振作用。”
刘明宇同时也强调,企业在某处落地开发,是否是真正为了支持主业的产业发展至关重要。“如果以产业发展的名义圈了很大一块地,最终的目的是做房地产的话,这对商业地产的发展是不利的,因为这种企业做商业地产并不专业。一旦经营招商不专业,或是配套做的不好,就会拉低这整个区域的商业价值。”
上一篇 : 【全球热闻】写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(写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四句话)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